关于云南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思考

产业商讯
2023 10-25 04:38:35
分享

  朱江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近年来,云南省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截至今年6月底,累计完成557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达42%,较去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根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到2025年底,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要达60%以上,达到西部前列水平。笔者日前参与了云南省人大环资委组织的农村污水治理调研行,对云南如何破解难题,有许多感悟。

  云南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2%,有2455万人居住在农村。今年,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在给网友的一封信中邀请大家来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让乡村旅游出圈,乡村全面振兴迎来了重要机遇。一时间,去乡村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但是,一些村庄由于基础设施条件较差,道路不平、泥泞难行,垃圾乱丢、污水横流,村容村貌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若要不断吸引游客,推动乡村旅游健康发展,让2000多万农村人口感受到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是迫切而现实的选择。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面临3个难题。一是污水收集方式的选择。云南省有13251个行政村、128181个自然村,80%的村庄分布在山区、半山区。村民住宅基本都是自己建造且零散分布在很广的范围,生活污水排放点多、水量小,有的就近排入天然水体,还有的随意泼到房前屋后,自然蒸发或渗入土壤,没有收集污水的管网系统。二是污水治理工艺如何因地制宜。每个村庄位置地势高低、集中分散程度、村民生活习惯、经济发展现状都不同,如果不了解农村、不考虑村情、不进行实地勘察调研,简单照搬城市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容易“水土不服”。三是资金从哪里来。污水水量小、排放分散属于技术层面的难题,更关键的问题是铺设管网以及后期运维的资金比较短缺。

  坚持因地制宜,勇于探索

  “十三五”以来,云南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要求,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简单照搬城市生活污水治理模式,不搞“一刀切”,科学准确把握农村的多样性,探索出各具特色的治理模式。

  摸清底数。云南研发出农村生态环境监管信息系统,依托系统组织县(市、区)完成第4轮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现状排查,基本建立全省农村生活污水“三清单”,即底数清单、任务清单、问题清单,全面摸清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

  区分不同环境要求,分类指导。经过调查摸底,云南省17%的村庄位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九大高原湖泊等生态环境敏感区,需要执行严格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标准和尾水管理。距离水域较近的村庄,一般以纳管收集、集中处理为主,尽量接入城镇污水管网,同时布局建设区域性集中处理设施。以大理州洱源县为例,由于这里是洱海的主要水源地,肩负着“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重任,因此自2016年开始,以高水平、高规格、高标准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北京某公司合作,共投入 22.29亿元,对流域内374个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治理率达到66.67%,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邓川镇污水处理厂采用新工艺,出水水质由污水排放标准一级A标提升到主要指标满足地表水Ⅳ类水标准。在数字洱海平台上,可以看到每家每户排水管网、集中收集主管网运行及跑冒滴漏、污水处理厂运维等实时情况,实现全流程信息化,让治污调度更精准、处置更高效。

  探索“大三格、小三格”治污模式。与洱源县不同,云南省83%的村庄位于偏远山区,人口少居住分散,环境不敏感,对污水排放标准要求不高,最好的方式是就地处理、就地利用。比如,在玉溪市,每家每户都建有“小三格”式化粪池,在村庄下游区域建“大三格”污水集中处理池,包括沉砂池、三格厌氧池、人工湿地、调蓄池。每家每户的生活污水经“小三格”处理后,经管网集中收集后进入“大三格”,通过沉砂、拦污、厌氧、曝气,流入人工湿地,在植物、土壤、微生物共同作用下净化,最终达到农灌标准后回用于农田、果园。这种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地势自然落差,以水体自流的方式进行处理,全程无需动力介入,运行中基本没有耗能。

  在农业用水严重缺乏的地区,则是以资源化利用为目标,注重节水、治污相结合。元谋县小羊庄村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干旱少雨,饮用水为地下水直供式自来水,水体浑浊,村民患结石病者较多。当地采用了饮用水、污水、节水“三水共治”新模式,对全村自来水管网进行智能化改造,新建日处理量50立方米污水处理站一座。村民多付0.8元水质处理费就可以喝到干净水,产生的生活污水又经收集处理达标后再接入高效节水灌溉管网,村民按0.9元/立方米取水用于灌溉,不仅饮用水水质变好了,污水还实现了变废为宝。

  在资金筹措方面,楚雄州牟定县探索出一条花小钱办大事的新路。当地采取县级财政统筹整合筹一点、村集体出一点、管材询价统购和组建土专家“施工队”承建的方式省一点、发动村贤能人和爱心人士捐一点、农户投资投劳投一点的“五个一点”筹措方式,用2.13亿元财政资金撬动8.7亿元的治理项目。

  坚持立足实际,统筹推进

  云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虽然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通过调研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个别地方落实分区分类治理不到位,盲目求快,贪大求洋,不顾各村实际,简单照搬照抄城镇生活污水治理模式,造成处理设施设计规模过大,运行时“大马拉小车”。有的地方过度拔高治理标准,过度强调设施一体化、自动化,增加了资金投入和运行成本。此外,多地农村管理主体责任不清,缺乏技术人才,污水治理工程建成后长期“晒太阳”;存在较大的治污资金缺口,要么“建不起”,要么“建得起用不起”;村民参与建设和运维管理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等。

  云南省已提出到2025年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要达60%以上,达到西部前列水平。这意味着未来两年要完成2385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治理率需提升18%。在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过程中,不能只追求速度,必须总结经验教训,坚持立足实际、统筹推进。

  充分发挥当地政府的作用。各地政府在编制村庄规划时要统筹考虑污水治理的需要,新农村建设并不只是盖了几栋居民楼,实际上是把农村人口集中起来,这就要求必须配置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利用管网系统把污水集中处理,逐步根治农村生活污水乱排问题。不能过于依靠第三方企业,必须加强指导和监督管理,确保治污工程与村庄实际相匹配,确保效果持久。要建立常态化明察暗访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不断巩固治理成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调动群众积极性。一些地方的村民还没有意识到自己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就是在制造污染,导致不愿意为污水处理工程买单,更不愿意承担运维工作。要直面矛盾,走进村庄,走到群众中间去,努力做好思想工作,争取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展示,不拥有所有权,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