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委系统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

金融财经
2025 01-26 04:38:50
分享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系统工程已经启动。日前六部委印发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国新办1月2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部委领导、金融机构负责人介绍了鼓励和引导商业保险公司、社保基金、基金证券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加大投资股票市场的相关情况,一大批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硬招实招有望陆续落地。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在实际投资比例方面,《方案》明确了稳步提高中长期资金投资A股规模和比例的具体安排。对公募基金,明确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3年每年至少增长10%。对商业保险资金,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这意味着将每年至少为A股新增几千亿元的长期资金。第二批保险资金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将在2025年上半年落实到位,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后续还将逐步扩大。

  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进一步优化完善保险资金投资相关政策,鼓励保险资金稳步提升投资股市比例,特别是大型国有保险公司要发挥“头雁”作用,力争每年新增保费30%用于投资股市,力争保险资金投资股市的比例在现有基础上继续稳步提高,即“两个力争”,充分发挥保险资金作为机构投资者在长期投资、价值投资方面的积极作用。

  开源证券测算,以2024年保费数据为例,在新单口径下,每年险资(寿险+财险)增配A股资金约为0.43万亿元。2024年末公募基金持有股票总市值5.9万亿元,10%每年增长对应0.59万亿元增量资金。

  在考核周期方面,吴清表示,《方案》进一步提出公募基金、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等都要全面建立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大幅降低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当年度经营指标考核权重,细化明确全国社保基金五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安排。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将进一步推动保险资金入市,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制度进行修订。主要考虑包括:进一步提高经营效益类指标的长周期考核权重,将“净资产收益率”的长周期指标考核权重调整至不低于60%,同时,将实施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指标的长周期考核等。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表示,全面建立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将有助于提升中长期资金对短期市场波动的容忍度,提高长期投资的耐心,增加保险资金、社保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在A股市场的投资比例,从而改善市场资金结构,并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为市场提供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提升市场流动性。同时,长周期考核可以引导中长期资金更加注重长期稳健型投资,建立更加完善的投资管理制度,减少短期投机行为,从而减少市场波动,并促进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的提升,进一步优化投资生态,促进投融资两端的良性循环。

  此外,吴清还表示,针对公募基金行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目前已形成初步改革方案。要进一步稳步降低公募基金综合费率,在已经降低基金管理费率、托管费率、交易费率的基础上,2025年起还将进一步降低基金销售费率,预计每年合计可以为投资者节约大概450亿元的费用。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邹澜表示,两项资本市场支持工具实施进展顺利。截至目前,金融机构已经和将近800家上市企业及主要股东达成了合作意向,已经有超过300家上市公司公开披露了打算申请股票的回购增持贷款,金额上限超过600亿元,人民银行将不断优化相关政策,提升工具使用便利性,适时推动工具扩面增量。

  田轩表示,上述一系列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举措,为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提供了可长期遵循的重要路径。通过提升公募基金、保险资金等入市比例,将持续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从而改善市场资金结构,提升市场活跃度,稳定投资者信心。通过长周期考核机制的建立,能够鼓励相关机构更加注重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进一步改善投资管理机制,提升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金等市场化投资运作水平,实现长期保值增值,降低市场波动风险。同时,这一系列举措还将进一步推动与之相匹配的资本市场机制的完善,包括加强交易监管、提升市场透明度、加强上市公司治理、改善股息分配机制、加强退市执行与完善损害赔偿机制等,从制度机制层面提升资本市场运行的整体效率和稳定性。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中长期资金是基石投资者,其占比越高,市场的稳定性越高,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态势越稳固。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占比偏低,和成熟市场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通过深化改革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进一步壮大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力量,有助于提高市场的稳定性和可投资性。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展示,不拥有所有权,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