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包头都市花园支行:让金融服务传递触手可及的温度

金融财经
2025 04-10 18:39:12
分享

  近日,建设银行包头都市花园支行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退休老人郑玉兰的手写表扬信和一面鲜红的锦旗。老人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她在网点感受到的温暖,对支行全体员工的优质服务给予了高度赞扬。这封信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让支行员工倍感欣慰:“我们只是做了分内的事,没想到老人家记在了心里。”

  细节之处见真章

  郑玉兰老人眼中“每个人都难以做到的事”,是支行每日的常态。早晨九点,工作人员就会整齐地站成两列,在保安刘师傅推开玻璃门瞬间,用一句“您好,欢迎光临,请问您办理什么业务”迎接第一位客户。遇到腿脚不便的老人,大家会快步上前搀扶,顺手接过沉甸甸的购物袋;在柜台、线上服务区等客户所能触及到的地方常年备有老花镜和放大镜,遇到听力不好的老人,工作人员会侧身贴近客户耳边,用方言或普通话耐心重复地解释业务。

  这些看似琐碎的举动,背后是支行根据老年客群占比超60%的现实制定的服务标准:“进门三主动”(主动问候、主动搀扶、主动询问)、“办理三优先”(优先取号、优先引导、优先办理)、“离场三确认”(确认物品带齐、确认业务无误、确认安全送离)。郑玉兰信中提到的“百问百答,百烦不恼”,正是源于员工们对这份标准的坚守。

  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

  从支行工作人员到保安刘师傅,虽然岗位工作平凡,但大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敬业精神,为支行的优质服务添砖加瓦。

  支行的服务文化,正是由这样的点滴汇聚而成。客户经理的通讯录中几乎覆盖了所有客户的联系方式,每当有定期、理财、贷款等产品到期,都会提前提醒客户,并提示支行的工作日和休息日,以免客户在休息日白跑一趟,也让老年客户可错峰办业务,避免等候时间过长,身体不适;对于久站不适的老人,员工也会及时为老人搬一把椅子,递上已被热茶;也常能听到老人们“你们比我家孩子还贴心”的感慨。

  服务升级背后的文化基因

  这份持之以恒的温暖,源自建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文化传承。近年来,建行包头都市花园支行将适老化服务纳入考核体系:所有员工都要学习适老化设施的使用方式,学习搀扶技巧、方言沟通和应急救护;每月开展“消保课堂”,教老人使用手机银行、识别金融诈骗;与社区、养老院等联动,为卧床客户提供上门服务。“我们做的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但把小事坚持做、用心做,就是建行人的本分。”支行行长高红梅表示。

  在金融业追求数字化与效率的浪潮下,建行包头都市花园支行用行动证明:科技赋能与人文关怀并非对立。这或许正是其服务文化的内核——金融服务的高境界,不在于冷冰冰的数字,而在于触达人心的温度与尊重。

  正如建行的服务宣言:“未来我们将继续传承这份温暖,让每一位客户都能感受到,效率时代里,人情味从未缺席。”(武彦瑛)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展示,不拥有所有权,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