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创!深圳大学黄磊教授团队变阈值单比特芯片获CITE2025创新奖金奖

科技IT
2025 04-12 13:38:58
分享

第十三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以下简称CITE2025),于2025年4月9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顺利开幕。本届展览聚焦电子信息八大重点领域,涵盖智能终端、智能穿戴、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数字存储、服务器、集成电路等电子信息上下游产业链领域最新产品及相关技术。

第十三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以下简称CITE2025),于2025年4月9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顺利开幕。本届展览聚焦电子信息八大重点领域,涵盖智能终端、智能穿戴、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数字存储、服务器、集成电路等电子信息上下游产业链领域最新产品及相关技术。汇聚来自领军企业、专家、学者等500+分享嘉宾,围绕产业趋势、行业痛点进行政策解读及技术分享,共话电子信息产业未来发展前沿。为期三天的展会预计汇聚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超1000家企业参展,举办峰会50场,接待专业观众6万人次。开幕首日,得到了新华社、央广网、光明日报等多家海内外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

IMG_256
本届CITE2025,深圳大学黄磊教授团队携变阈值单比特芯片及相关产品亮相博览会,凭借其技术上的突破性创新,与联发科技、TCL华星光电、中国长城科技集团等知名企业一同成功斩获第13届电子信息博览会创新金奖,彰显“中国智造”硬实力。

IMG_257
会上,黄磊教授应邀作《变阈值单比特ADC芯片及雷达系统解决方案》的主题演讲。全球首款变阈值单比特ADC芯片及配套轻量级雷达系统的发布,标志着团队成功突破高精度模数转换芯片技术壁垒,充分体现了深圳大学在雷达技术领域的突出创新攻关能力。

IMG_258
自主创新:破解“芯片荒”难题

面对国际芯片技术封锁与无人机系统对雷达性能的严苛需求,传统多比特芯片因算力负载高、存储压力大等问题制约行业发展。黄磊团队聚焦单比特量化技术,首创动态阈值调控机制,通过增益校准、噪声抑制与自适应时钟等核心设计,显著提升信号解析效率,在确保精度的同时大幅降低系统复杂度,为国产雷达芯片自主可控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IMG_259
轻量化革命:赋能多元场景

基于该芯片的雷达系统实现体积与重量突破性缩减,适配小型无人机、车载平台及微型卫星等多样化载体。其创新的单比特架构兼容现有技术体系,在探测精度、成像质量与能耗控制方面表现卓越,已成功应用于航天、测绘及民用安防领域,并亮相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获评“最值得被记住的民用雷达技术之一”。

产学研融合:创新成果落地开花

作为“雷达版航拍技术”,单比特雷达成像技术极有可能颠覆雷达接收机的现有架构,打破雷达技术发展格局。目前,该技术已与多家科研院所及企业深度合作,推动国产雷达系统升级。团队开发的轻量化雷达成像方案获主流媒体广泛报道,技术转化成果覆盖低空探测、电力巡检等场景。

本次参展获奖,标志着团队相关产品与技术得到了博览会专家、行业领域代表的高度认可。也标志着我国在高端雷达芯片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未来,团队将持续推进单比特ADC芯片的高带宽研发与射频集成应用,为无人系统智能化发展及低空经济生态建设提供核心驱动力。

IMG_260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展示,不拥有所有权,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