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da基金会将于2025年4月3日至9月29日在米兰呈现展览“虚无:Thierry De Cordier”

企业品牌
2025 04-12 21:38:18
分享

2025年3月4日,米兰讯——Prada基金会将在米兰会址,呈现比利时艺术家Thierry De Cordier专门为米兰会址Cisterna的三座建筑策划的特定场域专题展“虚无”(NADA)。展览将于2025年4月3日至9月29日举行(4月2日为媒体预展),届时将展出1999年至2024年间创作的“虚无”系列中的十幅大型绘画作品。该系列的首批作品源于艺术家抹除耶稣受难的形象的明确意图。最终呈现的并非消极的绘画形式,而是艺术家对“虚无的伟大”这一概念的终极探索。   De Cordier回忆说:“我的第一幅黑色油画(现已被毁坏)源于一个意图:废除十字架上的基督形象,虽然仅是以一种示范性的方式。我从未想过要创作一幅伟大的画作。我的唯一目的就是象征性地消解一个根深蒂固的基督教形象,仅此而已。后来有一天,当我沉浸在西班牙神秘主义者十字架的圣约翰(Saint John of the Cross)的传记中时,我偶然读到了下面这段话: ‘不要强调,而是绝对的严谨。寻找十字架的NADA(虚无);关注唯一必要的东西......’突然间,一种愿景在我心中升起,将这些画作从它们所陷入的狭隘解释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深化了它们的意义。当它们从最初的否定(促使我创作它们的原因)中解脱出来时,它们逐渐朝着绘画的终极成就,即崇高的方向发展。”   Thierry De Cordier的十幅油画几乎都是单色的,但不能仅将其被看作纯粹的抽象或概念作品。正如系列标题所示,它们构成了一个通向虚无的黑色绘画空间。NADA也是一些画作中的铭文,取代了历史画作上的“INRI”(Iesus Nazarenus Rex Iudaeorum,拿撒勒人耶稣,犹太人之王)铭文。根据福音书的记载,耶稣的十字架上就有“INRI”字样,许多艺术家在描绘耶稣受钉十字架之难时都曾表现这一铭文。   选择在Cisterna的建筑中展出“虚无”系列的这十件作品,是一个深思熟虑的决定。这座后工业风格的建筑由三个垂直延伸的展厅组成,光线从建筑顶部的大窗户透射进来,从规模和结构都让人联想到教堂或神圣的空间。De Cordier为每个展厅都设计了一个结构,当侧门打开时,整体宛如一幅巨大的三联画。大型画作悬挂在这些结构的长边中央,而结构侧面的短边上也设有壁龛,用于展示小型作品。位于Cisterna中央展厅的巨幅画作《大虚无》(Gran Nada,2007-2012年)前设置了一张长凳,用作观察和沉思,也标志着整个装置的支点。   比利时评论家和学者Bart Verschaffel在为本次展览的配套出版物(Prada基金会出版的《Quaderno》系列之一)撰写的文章中指出:“这组表面上‘单色’的祈祷像(Andachtsbilder )的挑战和力量在于,无论睁眼还是闭眼,观看都无差别。”该出版物附有插图,收录了Thierry De Cordier的精选注释。   艺术家简介 Thierry De Cordier(1954年生于比利时龙瑟)目前在比利时奥斯坦德生活和工作。荒凉的风景、海景和山脉是他感兴趣的创作主题。他的画作既受到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启发,又捕捉到了北欧风景和光线的本质。在他的作品中,灰暗的天空和漆黑的海洋唤起忧郁感,而最富戏剧性的场景则是海浪和高山悬崖的融合,以原始的画面体现大自然的力量。上帝、上帝的定义或非定义是他近年来艺术创作的核心主题。 在2013年威尼斯艺术双年展的“百科宫殿”(The Encyclopedic Palace)展览中,曾设有一个大型展厅专门展出他的作品。他的个展包括在布鲁塞尔比利时皇家美术馆(Royal Museums of Fine Arts of Belgium)举办的“Iconotextures”(2016年);在布鲁塞尔BOZAR艺术中心 举办的“风景”(Landschappen,2012年);以及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的“素描展”(Drawings,2004-2005年)。1997年,Thierry De Cordier代表比利时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展示,不拥有所有权,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