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发布中国混合云成本管理的三大策略。Gartner预测,到2027年,70%以上的中国大型企业机构会采用云成本管理工具来优化云资源,而2024年这一比例不足30%。
”Gartner发布中国混合云成本管理的三大策略。Gartner预测,到2027年,70%以上的中国大型企业机构会采用云成本管理工具来优化云资源,而2024年这一比例不足30%。
Gartner研究副总裁周玲表示:“由于监管合规、数据主权和延时等要求,中国的云部署模式倾向于以混合云为主。然而,如果企业在云成本优化计划尚未制定或完善时,就匆忙开展云技术投资,最终可能会导致云服务使用超支,并且无法获得预期业务价值。”
构建云成本治理模型
混合云成本管理不仅仅是一个运营问题。 I&O(基础设施和运营)领导者应与企业架构师或云架构师、业务领导者、财务团队以及采购团队合作,共同建立云卓越中心(CCOE)。此举有助于明确云成本治理流程,以及根据私有云和公有云环境的差异分别制定相应的云成本治理战略。
Gartner研究总监金玮表示:“要解决复杂的混合云成本管理难题,就需要深入参与企业的云运营模式,并提高I&O领导者在混合云部署中的重要性。I&O领导者应与云卓越中心合作,共同打造混合云成本治理基础,更好地管理私有云和公有云环境中的云成本。”
在混合云环境中利用标签建立成本跟踪基础
如果I&O团队不了解各项资源的拥有者,或者在未经许可且没有权限的情况下对资源进行变更。那么混合云的成本控制,尤其是私有云部分的成本控制会非常艰难。标记或标签是区分私有云中工作负载的基础。通过标签可建立层级结构,明确所有权并在各团队中分摊成本。这一过程可以为云资源分配元数据,而且可以进一步了解云成本的构成。
Gartner研究副总裁周玲表示:“企业机构启用标签后,可以将其用于成本治理、访问控制、自动化和DevOps。通过标签来进行资源分类,从长期来看能提高效率和透明度,甚至使新项目、新计划的投资更合理。”
采用差异化的工具策略管理混合云环境
企业实施云财务管理实践的关键能力包括云成本分配和报告、成本补救、承诺管理、财务规划、成本事件检测和工作负载优化等。
云FinOps工具可以满足云财务管理(CFM)的一部分需求。在评估混合云成本管理工具时,企业应根据其云财务管理要求考察这些关键能力,同时考虑功能性和非功能性要求,分别为私有云和公有云制定单独的工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