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消息,昨夜今晨,科技圈都发生了哪些大事?行业大咖抛出了哪些新的观点?比特网为您带来值得关注的科技资讯:
中国移动:一季度股东应占利润306亿元,同比增长3.45%
中国移动在港交所公布2025年首季度集团的未经审计业绩及运营数据,报告期内营运收入为人民币2638亿元,同比增长0.02%;其中,通信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224亿元,同比增长1.40%;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306亿元,同比增长3.45%。(36氪)
通信服务收入2224亿元,同比增长1.4%,表明主营业务(如5G、宽带)仍具韧性。
华为称今年从驾驶辅助迈向自动驾驶
在华为乾智能技术大会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发表演讲。他表示,根据2022年颁布实施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L2为维合驾驶辅助,L3为有条件自动驾驶,随着L2的不断成熟,当前正处于L2向L3迈进的关键节点。去年我们预测,2024年是L2规模商用元年;2025年,我们预测产业会开始具备L3的商用能力,从驾驶辅助到自动驾驶。(新浪科技)
OpenAI有意买下谷歌Chrome浏览器
ChatGPT的产品负责人尼克・特利(NickTurley)当地时间4月22日在谷歌反垄断庭审上作证说,如果反垄断执法者成功迫使谷歌公司出售Chrome浏览器,OpenAl有兴趣收购谷歌的Chrome浏览器。负责该案审理的法官去年认定,谷歌垄断了在线搜索和相关广告业务。谷歌尚未出售Chrome浏览器,该公司计划就垄断判决提起上诉。(界面新闻)
若成真,可能重塑全球浏览器与AI产业格局,推动“AI+浏览器”成为下一代互联网核心场景。
腾讯云面向汽车行业升级全栈AI能力矩阵
4月22日上海车展前夕,TIME DAY腾讯智慧出行技术开放日上,腾讯云宣布升级全栈AI能力矩阵,基于“腾讯混元+先进开源”的多模型策略,为车企大模型快速落地提供覆盖算力支撑、模型训练和部署、座舱生态、组织提效等一站式服务,助力车企打造更好用、易用的AI。(36氪)
“迪拜人工智能周”微软、英伟达、OpenAI等科技公司与会
为期5天的“迪拜人工智能周”21日在阿联酋迪拜拉开帷幕。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逾万名专家、决策者、创新者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AI)前沿技术与产业落地。“迪拜AI周”由迪拜人工智能中心与迪拜未来基金会联合举办,包括“迪拜AI大会”“迪拜AI节”“全球提示工程大赛”等活动,旨在通过公私协同、跨界合作与前沿探索,推动AI技术与治理模式创新,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开辟新路径。谷歌云、微软、英伟达、OpenAl等科技公司与会。(新华社)
英特尔在上海车展发布新一代SoC
4月23日,英特尔首次参加上海车展,发布第二代AI增强型软件定义汽车系统级芯片(SDV SoC)。这款SoC率先在汽车行业推出基于芯粒架构的设计,相比上一代产品,生成式和多模态AI性能最高可提升10倍。同时,英特尔与黑芝麻智能联合发布舱驾融合平台、与面壁智能共同研发端侧原生智能座舱。(第一财经)
字节AI产品据悉调整:猫箱负责人离职,星绘并入豆包
据晚点LatePost报道,近期字节AI产品部门Flow旗下发生产品调整:社交陪伴类AI产品猫箱原负责人梁琛奇已离开字节跳动;猫箱负责人由原星绘产品负责人西原(花名)接任;同时,星绘团队计划并入豆包,将由豆包App端负责人陆游(花名)一起管理。(界面)
SK海力士完成基于CXL 2.0的DDR5 96GB产品客户验证
SK海力士宣布,公司成功完成CMM(CXL Memory Module)- DDR5 96GB(千兆字节)产品的客户验证,是基于CXL 2.0标准的DRAM解决方案产品。SK海力士表示,将此产品应用于服务器系统,相较于现有的DDR5模组,其容量增长了50%,宽带扩展了30%,可处理每秒最多36GB的数据。(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