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仪器与华盛昌合作发布创新边缘 AI 拉弧信号检测产品:助力新能源领域智能化转型

科技IT
2025 04-24 07:39:19
分享

近日在慕尼黑上海电子展期间,德州仪器(TI)与深圳华盛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产品发布会吸引了众多行业专家、媒体以及合作伙伴的关注。

近日在慕尼黑上海电子展期间,德州仪器(TI)与深圳华盛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产品发布会吸引了众多行业专家、媒体以及合作伙伴的关注。此次发布的创新产品,基于AI算法与TI先进的DSP技术,标志着智能测量和边缘计算在新能源领域的又一突破。发布会的亮点是双方在AI与传感器技术上的深度融合,推动了电力、轨道交通及新能源领域的智能化和精准化发展。

边缘AI助力拉弧检测精准化

拉弧故障在光伏电站中被认为是影响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关键隐患之一。传统的拉弧检测方法受限于环境噪声和信号的复杂性,往往难以在多变的工作场景中精确识别。然而,华盛昌此次推出的AFD-80单通道拉弧信号监测器,利用TI的F28P55芯片和专利AI算法模型,突破了这一难题。该产品能够在毫秒级内快速检测到拉弧信号,并通过4G或RS485将警报信息及时传送,确保系统的高效运作。

 

核心技术优势:

高采样率与快速响应: AFD-80具有250KHz的采样率,能够实时捕捉电弧信号的频谱变化,迅速做出反应,最快可在0.5秒内发出告警或关断信号。

AI驱动的精准识别:该产品采用基于神经网络的AI算法,可以从复杂的信号中精确识别拉弧特征,极大提升了信号的识别精度和抗干扰能力。

数据云端迭代:内置的4G模块可以将实时数据上传至云端,支持通过大数据分析和AI训练不断优化模型,从而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合作创新:TI的F28P55芯片与AI加速单元

TI的F28P55芯片,是一款集成AI加速单元(NPU)的实时控制芯片,专为实时应用设计。其内置的AI硬件加速模块能够高效执行神经网络模型,极大缩短了数据处理的延迟,提升了实时监测和控制的能力。对于华盛昌的拉弧信号检测产品而言,F28P55的强大计算能力使其能够在动态环境下精确捕捉电弧信号,实时进行故障检测,并在执行实时控制的同时进行智能分析。

德州仪器中国深圳区域总经理邱劲伟,强调了TI芯片在智能仪器仪表、储能、充电桩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并指出TI与华盛昌在多年来的深度合作中,始终保持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的同步发展。他还特别提到,F28P55的NPU模块不仅能帮助华盛昌提升拉弧检测的精准度,还能应用于其他复杂的工业场景,如智能仪表、工业数字化等领域。

 

未来展望:AI与边缘计算推动行业变革

此次发布的边缘AI拉弧信号检测产品,标志着华盛昌在智能测量领域的新突破,也展示了TI在推动边缘计算和AI技术应用方面的前瞻性布局。双方的合作,不仅提升了光伏及新能源系统的安全性,还为未来智能制造和工业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基础。

华盛昌董事长袁剑敏在发布会上指出,AI技术的应用使得检测仪器更加智能化,能够根据具体场景提供精准的诊断和支持。他还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与TI深化合作,共同推动全球能源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为行业创新贡献更多技术力量。

 

相关链接:

德州仪器2025慕尼黑上海电子展:推动行业智能化与高效能解决方案的技术发布

德州仪器与华盛昌合作发布创新边缘 AI 拉弧信号检测产品:助力新能源领域智能化转型

德州仪器与库卡合作发布新一代工业机器人控制器

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融合的创新突破:TI、海康汽车与斑马智行携手推动技术升级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展示,不拥有所有权,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